您的位置 >> 首页 >> >> 正文
2025年秋学期校本研修活动(114):以学生为核心 ,塑高效之课堂
发表日期:2025/9/25 15:56:41 作者:张悦 有位读者读过
9月25日下午,社头小学数学教研组相聚在六(2)班教室,由严慧老师执教六年级数学《认识倒数》。
本课以“学生发展”为核心,从目标设定、过程推进到评价反馈,全方位践行“以生为本”理念,将课堂主动权真正交还学生,现从三大维度展开评析。
一、目标锚定“生之需”:分层设计,适配差异。
教师未采用“一刀切”的目标,而是基于六年级学生认知差异,制定“基础+提升”双轨目标,精准匹配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:
基础目标:面向全体学生,聚焦“理解倒数定义、掌握分数倒数求法”,确保学困生能跟上节奏,让基础薄弱学生获得成就感;
提升目标: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,增设“探究小数/带分数倒数求法、辨析‘0是否有倒数’”,为优等生提供思维拓展空间,激发深度思考。
目标设计既守住“底线”,又留出“上限”,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“跳一跳,够得着”。
二、过程践行“生为主”:放权探究,激活思维。
课堂全程以学生“自主、合作、探究”为核心,教师仅扮演“引导者”角色,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:
概念建构“让生说”:未直接给出倒数定义,让学生观察、讨论“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”,最终由学生自主归纳出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”,实现概念的“自我生成”;
难点突破“让生探”:针对“0没有倒数”这一难点,教师不直接讲解,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辩论、举例验证,自主发现“0乘任何数都得0,无法得1”,在思辨中突破难点;
方法总结“让生悟”:求倒数的方法由学生在练习中自主提炼,让学生成为“方法的创造者”。
三、评价聚焦“生之成长”:多元反馈,鼓励进步。
评价方式摒弃“唯分数论”,以“激励学生成长”为导向,兼顾过程与结果。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,及时、适时的评价。
本课是“以生为本”理念的生动实践,通过“按需定标、放权探知、多元评促”,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,有效提升了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。
(供稿:张悦)